先兆流產是妊娠期最常見的一種并發(fā)癥,高達20%~25%的孕婦在妊娠早期可能出現先兆流產的癥狀,其中近一半出現先兆流產的患者最終流產,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。對于此類患者,及時有效的治療是繼續(xù)妊娠的關鍵。在本期的優(yōu)秀病例分享中,溫州市中醫(yī)院陳湘宜副主任中醫(yī)師為大家?guī)砹艘焕湫桶咐?/span>
基本信息
患者:女性
年齡:35歲
就診:2024-05-04就診于溫州市中醫(yī)院
病史采集
1、主訴:胚胎移植后出現腰酸不適、小腹隱痛半天。
2、現病史:因多囊卵巢綜合征(PCOS)導致排卵障礙引起不孕,2024-04-26外院行胚胎移植助孕治療,植入D3凍融胚胎2枚,術后予黃體支持治療;1天前患者在家中自測尿妊娠試驗弱陽性,半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腰酸不適、小腹隱痛,無陰道出血,無腹瀉。
3、既往史:發(fā)現“PCOS”5年余,未特殊治療;發(fā)現“胰島素抵抗”7個月,現長期口服“二甲雙胍緩釋片0.5 g bid”改善胰島素抵抗;發(fā)現“甲狀腺功能減退癥”3月余,現餐前口服“左甲狀腺素鈉片50 μg qd”調節(jié)甲狀腺功能。
4、月經史:平素月經欠規(guī)則,地屈孕酮片作用下周期30~40天,經期7天,末次月經2024-04-06,量色質如前。
5、婚育史:0-0-2-0,23歲結婚,配偶健康,2017年自然妊娠,孕2月因胎停育行藥物流產;之后曾行3次體外受精-胚胎移植治療,但未著床;2022年胚胎移植術后孕2月因“胚胎發(fā)育異?!毙兴幬锪鳟a。
6、個人史:出生并長期生活于本地,健康情況一般,無其他病史及不良生活習慣。
7、家族史:父母健在,兄弟姐妹體健,否認有高血壓、血液病、哮喘、痛風、糖尿病、癲癇、先天發(fā)育異常、精神病等遺傳傾向的家族史,否認兩系III級有遺傳性疾病。
8、體格檢查:血壓103/57 mmHg,呼吸20次/分,脈搏93次/分,體溫36.7°C。神清,精神可,甲狀腺不腫大,兩肺呼吸音清,未及啰音,心律齊,未及病理性雜音;腹軟,無壓痛及反跳痛,移動性濁音陰性,雙腎區(qū)叩擊痛陰性;雙下肢無水腫,神經系統(tǒng)檢查無殊;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細滑。
9、??茩z查:外陰發(fā)育正常,陰道暢,宮頸光滑,其他無特殊。
10、輔助檢查
激素檢查(2024-05-04):血HCG 18.8 mIU/ml。
其他實驗室檢查(2023-12-08):
狼瘡抗凝物(LA)比值:1.07;磷脂抗體:陰性;抗核抗體相關檢測:陰性。
三碘甲狀腺原氨酸1.92 nmol/L,甲狀腺素123.0 nmol/L,促甲狀腺素3.880 μIU/ml,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4.6 pmol/L,游離甲狀腺素14.8 pmol/L,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105.00 IU/ml,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40.20 IU/ml(↑),甲狀腺球蛋白0.9 ng/ml。
NK細胞占比12.98%。
診斷
1、初步診斷:輔助生殖后宮內早孕、先兆流產、妊娠合并PCOS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癥、胰島素抵抗、易栓癥、復發(fā)性流產。
2、診斷依據:
a病史:胚胎移植后出現腰酸不適、小腹隱痛半天,既往疾病及治療史。
b輔助檢查:血β-HCG升高,超聲檢查提示宮內早孕可能、子宮動脈血流阻力高。
治療
1、藥物治療:強的松片10 mg po qd,原研地屈孕酮片20 mg po bid,黃體酮針40 mg im qd,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 po qod,西地那非片25 mg pv qd,達肝素鈉針5000U ih qd,環(huán)孢素軟膠囊50 mg po q12h,戊酸雌二醇片4 mg po bid,左甲狀腺素鈉片餐前50 μg po qd,二甲雙胍片0.5 g po bid,甲鈷胺片0.5 mg po qd,葉酸片0.4 mg po bid。
2、生活醫(yī)囑:注意休息,忌辛辣發(fā)物,調暢情志,定期復查。
隨訪
患者治療7天后癥狀好轉,后繼續(xù)使用原研地屈孕酮60天。
定期復查血性激素及產科超聲檢查,提示胚胎發(fā)育良好。
復查血性激素:
2024-05-06,HCG:54.9 mIU/ml,E2:1008 pmol/L,P:57.4 nmol/L
2024-05-08,HCG:126.0 mIU/ml,E2:1024 pmol/L,P:66.1 nmol/L
2024-05-10,HCG:294.0 mIU/ml,E2:1002 pmol/L,P:52.1 nmol/L
2024-05-13,HCG:1204.0 mIU/ml,E2:1357 pmol/L,P:47.5 nmol/L
2024-05-15,HCG:2793.0 mIU/ml,E2:1527 pmol/L,P:46.4 nmol/L
2024-05-17,HCG:5390.0 mIU/ml,E2:1616 pmol/L,P:49.7 nmol/L
2024-05-20,HCG:11190.0 mIU/ml,E2:1433 pmol/L,P:47.6 nmol/L
2024-05-23,HCG:21413.0 mIU/ml,E2:1520 pmol/L,P:48.3 nmol/L
2024-05-27,HCG:36155.0 mIU/ml,E2:2206 pmol/L,P:57.7 nmol/L
超聲檢查(2024-05-15):子宮前位,形態(tài)尚規(guī)則,宮體大小53 mm*43 mm*50 mm,肌層內部回聲尚均勻,內膜厚11 mm;宮腔內見大小6 mm*3 mm*6 mm局限性液性暗區(qū),內未見卵黃囊及胚芽回聲;兩側卵巢顯示清晰,大小正常,附件區(qū)未見明顯異常回聲。左子宮動脈舒張期有切跡,動脈峰值流速95 cm/s,RI:0.84,PI:2.02,S/D:6.21;右子宮動脈舒張期有切跡,動脈峰值流速31 cm/s,RI:0.89,PI:2.75,S/D:9.29。檢查結論:宮腔內局限性液性暗區(qū),宮內早孕可能;子宮動脈血流阻力高。
超聲檢查(2024-05-22):宮腔內可見妊娠囊回聲,大小23 mm*10 mm*24 mm,壁清,規(guī)則,囊內可見胚芽回聲,長約4 mm,可見原始心管搏動;兩側卵巢顯示清晰,大小正常,附件區(qū)未見明顯異?;芈?。左子宮動脈峰值流速78 cm/s,RI:0.87,PI:2.23,S/D:7.82;右子宮動脈峰值流速20 cm/s,RI:0.92,PI:2.54,S/D:11.92。檢查結論:宮內早孕(約孕6周)。
超聲檢查(2024-05-29):宮腔內可見妊娠囊回聲,大小24 mm*12 mm*36 mm,壁清,規(guī)則,囊內可見胚芽回聲,長約10 mm,可見原始心管搏動;兩側卵巢顯示清晰,大小正常,附件區(qū)未見明顯異?;芈?。左子宮動脈峰值流速90 cm/s,RI:0.88,PI:2.3,S/D:8.6;右子宮動脈峰值流速42 cm/s,RI:0.81,PI:1.84,S/D:5.3。檢查結論:宮內早孕(約孕7周)。
繼續(xù)隨訪,現患者已孕32周余,定期外院產檢提示胎兒發(fā)育良好。
診療體會
1、該病例先兆流產的高危因素
這是一例病情復雜、治療過程曲折的不孕癥輔助生殖后先兆流產的患者。患者合并多種先兆流產的高危因素,包括胚胎移植、PCOS、胰島素抵抗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癥、易栓癥等,且患者之前反復胚胎移植失敗,有兩次不良妊娠史。
該病例本次移植凍融胚胎,同時患有PCOS、胰島素抵抗,容易出現黃體功能不足而增加流產風險?;颊哂屑谞钕俟δ軠p退癥病史,若孕期甲狀腺功能控制不理想,也可能導致流產。此外,患者子宮動脈血流阻力高,容易影響胚胎發(fā)育而引起流產。
2、胚胎移植術后先兆流產患者的治療原則
2021年我國孕激素維持妊娠與黃體支持臨床實踐指南指出,輔助生殖技術(ART)助孕患者中黃體功能不足的發(fā)生率高,使用黃體酮類、hCG、雌激素及GnRH-a等行黃體支持已經成為ART助孕中重要的治療手段。其中黃體酮類是目前用于黃體支持的主要孕激素。
因此,對胚胎移植術后的先兆流產患者,要重視黃體支持治療,且胚胎移植術后患者容易出現陰道出血等癥狀,要重視預防宮縮,穩(wěn)定子宮內環(huán)境,從而達到保胎目的。
3、該病例對臨床工作的啟示
該患者合并多種流產高危因素,而且有兩次不良妊娠史,診斷復發(fā)性流產。我國2022年復發(fā)性流產病因檢查專家共識指出,建議對2次及2次以上復發(fā)性流產患者進行流產病因全面系統(tǒng)的篩查,針對復發(fā)性流產的可變病因酌情進行復查,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,防止再次妊娠丟失,以改善妊娠結局。
臨床對此類患者要重視孕前尋找病因,預培其損,提前對可能引起流產的病因進行處理。復發(fā)性流產的常見病因包括解剖結構異常、遺傳學因素、內分泌因素、免疫因素、易栓癥、感染因素、其他不良因素、男性因素等。該患者合并內分泌異常、免疫功能異常、易栓癥等問題,均已對癥提前用藥,且孕后重視保胎治療,保胎周數要超過既往流產孕周數2周以上。
復發(fā)性流產患者再次妊娠屬于高危妊娠,以成功活產為終極目標,除了以上治療外,妊娠期的監(jiān)測和管理也非常重要。妊娠早期定期檢查血清hCG以反映早期胚胎活性,行超聲檢查判斷宮內妊娠及胎兒存活的情況。故建議密切追蹤患者孕期的情況,醫(yī)患配合,爭取平安度過孕期,順利分娩。
病例提供醫(yī)生
陳湘宜 副主任中醫(yī)師
碩士研究生,溫州市中醫(yī)院陳湘宜副主任中醫(yī)師,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“馬氏傳統(tǒng)中醫(yī)”傳承人,“甌越名醫(yī)”孫云團隊成員,中國性學會中醫(yī)性分會委員,擅長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月經失調、先兆流產、復發(fā)性流產、不孕癥、多囊卵巢綜合征、卵巢早衰、痛經、陰道炎、盆腔炎、圍絕經期綜合征、胚胎移植前調理助孕、妊娠劇吐、子宮頸炎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