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編者按】眾所周知,卵巢癌在婦科腫瘤中的惡性程度最高,患者預后很差。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療的最重要目標,手術、化療和維持治療是實現(xiàn)該目標的三大手段,其中手術是重中之重,也是這三種治療方法中最根本、最基礎的手段之一。
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:
第一,卵巢癌患者R0手術的意義
第二,初治卵巢癌患者R0手術的術前評估
第三,復發(fā)卵巢癌患者R0手術的術前評估
全球每年有30多萬新發(fā)卵巢癌病例,其病程可用三個“70%”來概括,即70%的患者在初診時已是晚期,70%的患者在3年之內復發(fā),70%的患者在5年內死亡,生存率非常低。手術是卵巢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,只有把手術做好,再按照指南進行標準的化療和維持治療,患者的生存率才有可能提高。
卵巢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包括,根據其癥狀和體征初步考慮卵巢癌的時候,一定要進行術前評估。進行影像學檢查,再進行早期卵巢癌的分期手術,或者是晚期卵巢癌的徹底腫瘤細胞減滅術。在初次卵巢癌手術治療結束后,要對卵巢癌患者進行一線化療和維持治療。在維持治療觀察階段,如果疾病出現(xiàn)進展,要再次對患者予以評估,看患者是否適合進行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。也就是說,對于復發(fā)的卵巢癌患者,如果經醫(yī)生評估能夠進行手術,還是要先進行徹底的R0手術,然后再加上化療和維持治療。等到患者疾病再出現(xiàn)進展的時候,出現(xiàn)第三次復發(fā)甚至后線復發(fā),同樣要評估是否能夠進行第三次手術,或者予以后線治療。這是卵巢癌患者治療的全程模式圖。
卵巢癌患者治療面臨的挑戰(zhàn)主要是治療不規(guī)范,即使在美國這樣發(fā)達的國家,晚期卵巢癌患者未規(guī)范治療的比例仍高達56.8%。而不規(guī)范的手術和化療是導致耐藥和復發(fā)的主要原因。手術是卵巢癌治療中最重要、最基礎的部分,近些年來國際上所有婦科腫瘤專家都達成了共識,即卵巢癌患者的手術一定要做到R0。
那么,什么是R0? R0手術是指在顯微鏡下切緣找不到癌細胞,肉眼或鏡下均沒有癌細胞殘留,病灶被完整切除。我們現(xiàn)在做的手術其實不是真正意義的R0,應該叫Compelete Gross Resection(CGR),即徹底的整塊切除。我們現(xiàn)在做的卵巢癌手術達不到鏡下檢查沒有癌細胞殘留的程度,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CGR≠R0。R1是指切除了所有大塊病灶,鏡下切緣有癌細胞;R2是指肉眼可見切緣癌細胞。大家一定要清楚這三個概念。
R0手術對卵巢癌患者的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MSKCC于2017年發(fā)表在Gynecology Oncol上的一項研究得出,達到R0手術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(OS)為83.4個月,這一結果令人振奮和震驚。殘留病灶1~5 mm時,患者的中位OS是54.5個月;病灶殘留6~10 mm時,中位OS顯著下降,OS為43.8個月;當殘留病灶大于1 cm時,患者生存率非常低,中位OS只有38.9個月。對比達到和未達到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患者的生存率,殘留病灶在1~10 mm之間的患者,中位OS是52.6個月;如果殘留病灶大于1 cm,患者的中位OS只有38.9個月,具有統(tǒng)計學差異。
在另一項MSKCC研究中,對比了2001~2005年、2006~2009年、2010~2013年卵巢癌患者的R0切除率,隨著時間推移,R0切除率逐漸增高,從29%提高到40%,再提高到55%,5年PFS也逐漸增高,由15%增高到16%,再增高到20%;5年OS也逐漸增高,從40%提高到44%,再提高到56%。
由此可見,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和理念的轉變,R0切除率逐漸提高,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相應的提高。另外一項著名的研究GOG182,評估了手術的復雜性、疾病的復雜性與患者生存率之間的關系,發(fā)現(xiàn)手術復雜性評分越高,PDS和OS就越低。
此外,有殘留病灶的卵巢癌患者,其生存率低于沒有殘留病灶患者的生存率(PFS:15個月 vs. 29個月; OS:41個月 vs. 77個月),有顯著差異。而對于手術前腫瘤負荷高的患者,其PFS和OS也顯著低于腫瘤負荷低的患者。另外一項歐洲的研究顯示,無論PDS還是IDS,病灶殘留小于1 cm或大于1 cm的患者,其PFS和OS均有顯著差異。腫瘤細胞減滅術R0切除率每增加10%,生存率提高5.5%。所以說,R0手術對卵巢癌患者至關重要。
卵巢癌患者的手術質量直接關系到預后。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術后化療的敏感性,關系到臨床緩解率,關系到再次復發(fā)的時間,關系到再治療方式的選擇,關系到再次化療的敏感性、再次治療患者的生存時間和治療的結果。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的質量關系到患者的總生存,因此,不管是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還是IDS,我們都應該不擇手段,最終目的是達到手術R0。因此,婦科腫瘤醫(yī)生要進行很好的培訓,并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評估和分層。
首先是“高風險”患者的識別。2020年SGO會議上發(fā)表了一篇關于高風險患者算法的文獻,包括對患者體能、年齡、白蛋白、腫瘤期別進行評分,區(qū)分出手術高風險組和低風險組。對高風險組人群進行新輔助化療,低風險組則進行PDS。最終結果顯示,此分類算法能夠識別出高風險患者,降低CRS后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風險、死亡風險和多殘留病灶的風險。另外,2021年SGO會議上報道了一項對卵巢癌患者復雜手術“黃金”時機的研究,目的在于降低死亡及并發(fā)癥風險。結果顯示,與高風險組相比,手術適合組患者術后90天死亡和并發(fā)癥風險顯著降低,從嚴重并發(fā)癥中恢復的能力較強。這說明選擇合適的患者手術、識別出高風險患者是多么重要。通過此類算法,約70%的卵巢癌患者可以選擇初始腫瘤細胞減滅術。
第二個方面是新輔助化療(NACT)的療程數。2021年NCCN指南對NACT的推薦意見是,在IDS之前至少有3個療程的化療,手術后疾病為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且患者對化療耐受,化療的總療程可以超過6個療程。但是對于晚期卵巢患者,NACT后達到部分緩解或疾病穩(wěn)定的患者,是考慮手術還是繼續(xù)化療?對此并沒有統(tǒng)一的概念。2021年SGO會議上歐洲一項研究基于這個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。結果顯示,無論NACT周期數多少(>4個周期vs. <4個周期),術后有殘留病灶是影響化療后仍未獲得完全緩解患者OS和PFS的主要因素。NACT后的手術時機選擇應優(yōu)先考慮術后能否達到R0。手術可使化療后評估能達R0的患者受益。
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Suidan評分和Fagotti評分。晚期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療前的預測評估包括臨床評估、影像學評估、腹腔鏡探查評估、腫瘤標志物檢測、體能、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和液體活檢等,對患者狀態(tài)進行綜合評分。
Suidan評分也叫MSKCC評分,包括臨床特征(年齡、CA125、ASA)和影像學特征(脾周病灶、肝門/肝十二指腸病灶、腎門以上腹膜后淋巴結、小腸粘連、中-大量腹水、膽囊窩病灶、小網膜囊病灶、腸系膜上動脈根部病灶),影像學評分概括起來是上腹部病灶的評分。所以,如果評估上腹部病灶可以完全徹底地切除,那么盆腔病灶的切除就更不是問題。Suidan評分小于4分時,無法完成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的可能性較低,大概在17%;評分在5~6分時,則無法達R0的可能性為34%;評分在7~8分時,相應的可能性為52%;評分大于9分時,可能性為74%。評分7分以上時,無法完成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的可能性在50%以上,所以MSKCC以7分為界定的標志。如果Suidan評分小于7分,則直接開腹手術;如果評分大于7分,則進一步腹腔鏡探查評分;如果腹腔鏡探查仍認為不能行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,則先行NACT。
另外,可采用腹腔鏡探查。腹腔鏡探查可以用于早期卵巢癌患者的診斷和全面分期,也可用于晚期卵巢患者的評估。對于復發(fā)卵巢癌患者,也可用腹腔鏡再次評估。腹腔鏡用于腫瘤細胞減滅術前評估的依據是可避免不必要的開腹,術中可評估并取組織活檢,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。其中Fagotti評分是目前判斷PDS和IDS可行性的主要評分模型之一,被認為是一種可靠、靈活的工具。但同時也要根據術者的經驗、手術技巧和團隊的實力等進行綜合評估。
對于PDS,F(xiàn)agotti評分≥8分時,預測不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的特異性達100%,可予以NACT,減少不必要的開腹探查,可使開腹探查率降低40%。對于IDS后,F(xiàn)agotti評分>4分時,行R0的可能性為0,敏感性達95%,陽性預測值為82%。Fagotti評分對于腸系膜攣縮和腸浸潤的預測性較差,假陰性率高。MD安德森相關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。腹腔鏡用于術前評估存在一些局限性,對表面病灶探查較容易,如大網膜受侵,但對盆腹腔深部病灶探查存在局限,如腸浸潤、肝右后葉、脾門、肝門等處病灶。因此,我們要結合術前影像學Suidan評分和腹腔鏡Fagotti評分綜合評估。
R0手術如何做?
切口“頂天立地”
主要是上腹部手術要徹底,術式包括小網膜切除、脾切除、部分肝切除、腎上腺部分切除、胰尾切除、輸尿管切除、全結腸切除、腸切除腸吻合術、膽囊切除等。
筆者2015年7月從MSKCC學習后回國開展卵巢癌R0手術,至今行卵巢癌手術103例,總體PFS達20.5個月,其中PDS患者的PFS達26.5個月,與MSKCC研究結果相近,總體R0切除率約為85%,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(yī)院劉繼紅教授團隊的R0切除率可達97%。我們能達到如此高的R0切除率與嚴謹的術前評估、MDT團隊的密切合作息息相關。目前歐洲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腫瘤細胞減滅的R0只占20%~62%。
復發(fā)卵巢癌包括鉑敏感、鉑耐藥、難治型和生化復發(fā)。對于鉑敏感復發(fā)卵巢癌患者,手術前一定要嚴格篩選合適的患者。目前主要有三種評估模型,包括MSKCC風險評分、AGO評分、iMODEL SCR風險評分。通過三種模型對鉑敏感復發(fā)卵巢癌患者進行評分,評估是否能夠達到滿意的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。
因為鉑敏感患者二次減瘤術具有極高的技術難度,手術操作復雜,因此,對鉑敏感患者行二次減瘤術,我們要選擇“正確”的癌癥中心,能夠完成此類高難度復雜手術的專業(yè)腫瘤醫(yī)師,再由專業(yè)的腫瘤醫(yī)師篩選和甄別出“合適”的患者進行手術,這樣患者生存獲益才能最大化。二次手術達到R0是影響患者預后的最重要因素。不滿意減瘤手術患者不但沒有生存獲益,生存期甚至不及未手術者,MDT團隊合作對手術能否達到R0至關重要。鉑耐藥復發(fā)患者一般不再次考慮手術,多數為廣泛、多發(fā)轉移,多數不能切凈。一般選擇非鉑方案化療,最好加上貝伐珠單抗,進行基因檢測和參加臨床試驗。
總之,手術和化療仍是復發(fā)卵巢癌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。對于鉑敏感患者,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前要慎重評估,只有達到R0,PFS和OS才能明顯改善。選擇“正確的腫瘤中心”、“正確的醫(yī)生”、“合適”的患者,三者缺一不可,患者獲益才可能最大化。MDT合作至關重要。
對于三次復發(fā)卵巢癌患者,MSKCC相關研究表明,對于單一病灶、距前次復發(fā)超過2年、評估可以達到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患者,手術可使患者獲得生存獲益,但仍需更高等級證據臨床研究。
行R0腫瘤細胞減滅術是卵巢癌患者生存獲益的基礎,需要嚴格的術前評估,對患者進行風險分層的篩查,以決定對初治的卵巢癌患者進行PDS或IDS。目前沒有任何一項術前評分系統(tǒng)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。R0腫瘤細胞減滅術的完成需要MDT團隊的合作。每一位婦科腫瘤醫(yī)師都要學會如何進行R0手術的術前評估,錘煉自身的R0手術操作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。

張正茂,河北醫(yī)科大學第四醫(yī)院,婦科,主任醫(yī)師,教授,博士,博士研究生導師,婦科病區(qū)主任,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;2005-2008年期間曾兩次赴日本千葉縣癌癥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,2015年1-6月在全美排名第一的癌癥中心——美國紀念斯隆凱瑟琳癌癥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;美國婦科腫瘤協(xié)會(SGO)會員;美國婦科內鏡協(xié)會(AAGL)會員;中國婦幼保健協(xié)會婦幼微創(chuàng)分會腫瘤學組副組長;河北省臨流專業(yè)委員會副主任委員;河北省醫(yī)學會婦科腫瘤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;中國抗癌協(xié)會婦科腫瘤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;中國婦幼保健協(xié)會婦幼微創(chuàng)分會青委會常委;中國中西醫(yī)結合婦產與婦幼保健分會委員;河北省安寧療護專業(yè)委員會常委;石家莊市婦科微創(chuàng)專業(yè)委員會常務委員;河北省醫(yī)療鑒定專家?guī)斐蓡T;河北省免疫學會理事;中國免疫學會會員;河北省免疫學會生物治療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;OnceTarget&Therapy等多家SCI雜志同行評審專家。
聲明:本文系作者原創(chuàng)文章,如需轉載請獲得后臺授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