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后惡露不絕是由于產(chǎn)時勞傷經(jīng)脈,導(dǎo)致氣血運行失常,而致產(chǎn)后3周以上,仍有陰道出血者。相當于子宮復(fù)舊不良,子宮輕度感染。  

 (一)辨證治療


1、脾虛氣陷證

 
【主癥】產(chǎn)后惡露過期不止,量多或淋漓不斷,色淡紅,質(zhì)稀薄,無臭味,小腹空墜,神倦懶言,面色淡白,舌淡,脈緩弱。
【治法】補氣攝血。
【方藥】補中益氣湯(《脾胃論》)加鹿角膠、艾葉炭。
  人參15克    黃芪15克    甘草6克    當歸10亮    陳皮10克   升麻10克    柴胡6克    白術(shù)10克    鹿角膠15克  艾葉炭10克


2、血熱內(nèi)擾證

 

【主癥】產(chǎn)后惡露過期不止,量較多,色深紅,質(zhì)稠粘,有臭穢氣,面色潮紅,口燥咽干,舌質(zhì)紅,脈虛細而數(shù)。
【治法】養(yǎng)陰清熱,止血。  
【方藥】保陰煎(《景岳全書》)去熟地加旱蓮草、阿膠、烏賊骨。
生地15克    黃柏10克    白芍15克    山藥15克    川斷12克  黃芩10克    甘草6克    早蓮草24克  阿膠15克    烏賊骨30克
    若感受熱邪證見惡露量多,臭穢,小腹痛,則上方加紅藤15克,敗醬草15克,地榆炭12克。  
    若肝郁化熱證見兩脅脹痛,心煩,苔黃,脈弦數(shù),治宣疏肝解郁,清熱涼血。以丹梔逍遙散(《女科撮要》)去茯苓加生地、旱蓮草、茜草
丹皮10克    梔子10克    當歸10克    自芍15克    柴胡6克   白術(shù)10克    生地15克    旱蓮草24 克   茜草炭10克

 

3、氣滯血瘀證

【主癥】產(chǎn)后惡露淋漓,澀滯不暢,量少色紫黯有塊,小腹疼痛拒按,舌紫黯或邊有紫點,脈弦澀或沉而有力。
【治法】活血化瘀。
【方藥】生化湯(《傅青主女科》)合失笑散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加益母草。
當歸10克    川芎10克    桃仁15克    炮姜6克    炙甘草6克 炒蒲黃10克  五靈脂10克  益母草15克
若小腹空墜乃氣虛挾瘀,加黨參15克,黃芪15克。  若痰久化熱,惡露臭穢加紅蚤休10克,蒲公英15克。

 

 (二)成藥驗方

1、馬齒莧30克,水煎服。
2、益母草30克,紅糖適量,水煎服。用于氣滯血瘀證。
3、血余炭9克,溫酒沖服。用于氣滯血瘀證。
4、荊芥炭9克,溫酒送服。
5、雙花湯(《中醫(yī)婦科驗方選》):雞冠花15克,金銀花15克,全當歸10克,澤蘭10克,水煎服,日1劑。
6、益母草糖茶(《百病飲食自療》):益母草6克,紅糖15克,茶葉3克,三味用鮮開水泡15分鐘,當茶飲。
 

 

(三)其他治法
 

     可配合應(yīng)用抗生素及相應(yīng)對癥治療,對子宮復(fù)舊不全,疑有胎盤胎膜殘留或出血多者行刮宮術(shù),術(shù)后應(yīng)用宮縮劑及抗生素治療。